公司简介
【资料图】
东芝是由两家日本公司于1939年合并成的。
在20世纪初期,芝浦制作所以供应日本国内的重型机电制造为主业;在明治维新之后,芝浦制作所更跃升为世界的工业大厂之一。
第二家公司原名白热舍,创立于1890年是日本第一家制作白热电灯泡台灯的公司。之后白热舍有生产各种不同的消费性电子产品,1899年白热舍易名为东京电器。
1939年东京电器与芝浦制作所正式合并成为今日的东芝,新名字分别为两家公司的开头字。而其英文名也是依照日语的拼音合并而来;To代表日语东的发音,Shiba代表芝的发音。不过公司一直到了1984年才正式开始使用东芝这个新品牌名称。1959年,东芝香港正式成立。
发展历程
东芝透过收购其他公司快速扩张,在1940年代至1950年代东芝购买许多重型机械的制造商与工业相关的公司。不过在1970年代后东芝开始成立子公司,将收购的公司与核心产业分开。这些子公司包括:东芝EMI(1960年)、东芝电子设备(1974年)、东芝化学(1974年)、东芝照明科技(1989年)、东芝美国资讯系统(1989年)以及东芝搬运装置(1999年)。
东芝在许多产品上都是日本首家制造商,例如:雷达(1942年)、晶体管电视与微波炉(1959年)、彩色影像电话(1971年)、日文字处理器(1978年)、笔记型电脑(1986年)、DVD(1995年)、HD DVD(2005年).
在1987年,东芝旗下的东芝机械被指控违法贩售能用于制造螺旋桨的精密多轴加工机、及其数值控制器及软件等予苏联军方,供应其制作非常安静的潜水艇。这项交易违反冷战时期的CoCom协议。美国和日本的关系也因此事而受挫。最后东芝的两名资深经理人被起诉逮捕,而东芝也遭受两国的罚款制裁。
1991年,东芝成立了第一个海外研发中心——剑桥研究实验室,在低维半导体器件领域展开基础研究。如今该实验室已经有三个研究小组:量子信息组,主要研究量子物理学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语音技术组,成立于2002年,以开发语音识别与合成系统为主要研发项目;计算机视觉组,成立于2006年,研究重点是从图象和手势识别中对三维立体形状建模。
1998年,通信技术研究实验室在英国布里斯托成立,并与剑桥研究实验室合为东芝欧洲研究有限公司。
2001年东芝与Orion电子签约,这家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影像相关电子产品的代工厂与元件供应商。东芝请他们代为制造消费性的电视及录放影机产品,以应付北美市场的需求。
2004年12月,东芝宣布停止生产传统的映像管电视。在2006年东芝结束等离子电视的生产。Orion身为东芝的最大代工厂,顺势接手东芝的映像管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的技术规格,改以自有品牌(Orion)贩售。东芝为了强化未来在数位薄型化电视上的竞争力,他们已经在SED显像技术上投入可观的经费。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东芝是三井财阀的成员之一。今天的东芝则是属于三井系列(松散的集团组织),东芝与系列中的企业保有优先的合作关系,例如说三井银行。不过相较于三菱集团中公司的紧密联系,东芝与三井系列中另一大企业-丰田汽车却保有相当的自由。
2005年7月,英国核燃料公司(British Nuclear Fuels)决定将西屋(Westinghouse)出售,预估售价达18亿美金。这一个出售方案引起许多厂商的关注,包括东芝、通用电器以及三菱重工。
最后结果是东芝在2006年1月以50亿美金买下西屋。这一项出售案引起多方的讨论;许多专家认为在世界能源需求持续增加之时,尤其像中国、美国及英国等大国都预期会加码核能发电的投资,英国核燃料公司却将全球最大的核子反应炉制造商卖出,他们认为出售西屋非明智之举。
东芝是世界上芯片制造商中的重要成员。在1980年代东芝与NEC是世界上最大的两家半导体制造商。自1990年代至今东芝一直是世界排名前5的芯片厂。2005年东芝排名第4,仅次于英特尔、三星电子、德州仪器,但排在意法半导体之前。
2009年2月,东芝并购富士通硬盘部门。
2010年3月17日,东芝宣布旗下照明技术公司停止生产有120年历史的传统白热电灯泡,当天下午,位于枥木县鹿沼市的工场举行停产仪式。以配合日本政府取代白炽灯的政策。
2011年8月31日索尼( Sony)、东芝( Toshiba)及日立( Hitachi)将旗下表现不振的 LCD业务分拆出来,与政府支持的基金合组联营公司 Japan Display打造梦幻组合 合组后, Japan Display将超越声宝,成为全球最大、专攻手机及平板电脑市场的中小型尺寸 LCD屏幕生产商。
日本政府持有九成的日本投资基金创新网络公司( INCJ),投资 2000亿日圆(约 26.09亿美元)到 Japan Display,是基金自 09年成立至今最大宗投资,并持有公司七成股权,其余的三成则由 3间公司平均摊分。
关键词: 国外IT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