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对记者表示,所有技术没有一劳永逸、永远领先的,而是在于能不能持续创新
下一代信息技术演进周期的变革牵动着我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大局。
站在历史发展的重要时点,如何打破固有科技研发模式、技术创新方式、行业应用范式和产业协同格局,重塑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新格局成为了中国信息化百人会2020年峰上关注的话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上述会议中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企业正在快速进行数字化转型,中国到了需要各方面领域“共创·共享·共赢”的阶段。
“我们希望能够有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但仅仅某一个领域的突破是不足以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须发展更多的领域。中国也许在个别领域,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方面超过美国,但是美国是比较均衡的。共创就是需要更多领域共同的发展,要打造一个全产业链很好的生态。”邬贺铨对记者表示,加强自主创新,认真考虑产业链跟供应链的安全,更重要的是要从最基础的工业做起,包括精密制造、精细化工、精密材料等。
在邬贺铨看来,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但这也带来了弊端,第一总觉得可以不从底层做起,人家已经有底层了,就可以在上面做很多系统性的开发,忘记了这个底层可以被抽掉。 第二,跟着别人走省去了很多试错的风险,省去了很多成本,但是走成了一条只会跟别人走的路,跳不出原来的框框,跟着走而不会思考了。
对于技术的创新,他认为国内环境和机制应该对“试错”更加包容。
“总觉得只要去做就必须要成功。如果说拿到国家的项目做不成,这是天大的罪,一定要成功,那就只能选保守的方案,谁去创新呢?所以我觉得,我们反思走别人的路,我们没有创新,固定框架就这样走。没有试错的文化氛围,更不会涉及到跨领域去做,海思的芯片不行,说没有光刻机,光刻机的企业说没有化工材料,没有先进的制造工艺。现在已经变成你不用再想了,只能自己做,当然这也并不是说什么都需要企业从最原始做起。”邬贺铨认为,最关键的一些短板国家要出手,也要改变过去只要求学校去研究,而不是求真正去用的局面。
邬贺铨对记者表示,所有技术没有一劳永逸,永远领先的,而是在于能不能持续创新。以5G为例,现在不是瞄准5G能卖多少,能干什么,还是瞄准将来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5G之前我们也在讲信息化,但是比较多的是单项技术,讲物联网就是物联网,云计算就是云计算,5G的作用就是因为它的高带宽、大连接、高可靠,把这些新一代信息技术都融合起来,变成强大的新技术赋能。否则单纯5G没有这么大的能力,但是能把它结合,包括与区块链融合,并且还可以跟工业生产的技术融合。”邬贺铨说。
他强调,5G一定会在未来产生出现在还看不见的应用,现在的5G应用都是初步的,超清、高清、车联网和VR/AR这些需求都是目前看得见的。